出版已逾八年光景的影音風雲先後出現過不少受歡迎的作者,我要指出,每一位作者都有其忠實的支持者,只是受歡迎的程度大小不一。而各類型文章如器材評論、專題報導、新聞追蹤、技術篇、信箱甚至軟件評論均有愛追看的讀者,影音風雲發展至今,亦著力鼓吹上述題目的優點。這些年來,影音風雲的讀者愈來愈多,以致多位作者都先後成為了紙上明星,在音響界上叫人肅然起敬,這是我們先前完全預料不到的事。
        過去八年來,影音風雲的作者並沒有多少位,能長期供稿的作者多數有其本身色彩。那天約見一位住在吉隆坡大城堡的蔡先生,其Hifi房的佈局明顯是受影音風雲兩代元老的影響,左右二側及後牆上的擴散板是Raymond兄的手筆,器材下方的沙池則是子儀兄的傑作,此體系在當晚聽來,其重現的精確音場及觸手可及的定位大有當年Raymond玩Linaeum仔的風采,事實上,從音色的角度來看,亦能保持Rogers LS 3/5A的特色,若論感染力則稍嫌不足,一部古董B&K幾時都勝不過那類音樂感濃郁的真空管機種。
        蔡氏發燒音響已有十餘年光景,目前的系統(Radford CD機 / Audible IIIussions前級 / B&K後級 / Rogers LS 3/5A喇叭等)都已有五年以上未動過。蔡氏的發燒推動力從不間斷,和一般人很不一樣,一般人以不間斷更換器材尋找Hifi真諦,蔡氏則通過摩機(每一部都不是原裝)、空間處理、避震及自製線材去全面提升他所追求的效果。
蔡氏不喜歡玩器材,因為他的目標不是玩盡天下名器,他每動一樣東西,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能得到更佳的傳真度,將活生生的音樂進一步拉近。而每次的實踐,都是為了驗証一個疑團或一個道理。
        這一套眾人叫好的『平價體系』擁有極高的傳真度,聽得愈久愈令人回憶Raymond當年的風采,音色平衡度極佳,連重播Eagles的Hotel California都有似模似樣的表現,若非珠玉在前,領教過Rogers仔在這一方面的能耐,真的會被它『嚇到』。
        我不斷狂讚此體系,無非是想說明,毫無知名度的昔日平價器材,落在決心與魄力都一等一的發燒友身上,一樣能令人發出驚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