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讀者提及為何中低檔音響器材(不是影音器材)不再流行?
七十、八十至九十年代初期的中低檔音響器材幾乎部部賣得,現在的即使出了名(在展會上或媒體上獲獎)都未必暢銷,原因有很多,不只是中低檔音響器材的創作和素質今非昔比那麼簡單。
當年聽音樂玩HiFi是最有影響力的大眾喜好,非一般喜好能及(只有看電影可比),在那麼單純的環境下不可能不流行。那時Low Fi產品多如過江之鯽,特別是英國品牌,可以令喜歡音樂的人選擇更多。
音響品牌全是長青樹,少則十幾二十年(像Rogers、Naim、B&W、Rega),多則四、五十年(像Tannoy、Wharfedale),在一間所謂的音響專賣店(多屬經銷商)都可以見到聽到,就算品牌不太認識,在日看夜聽下,一定街知巷聞。
作為喇叭製造廠的,多由小喇叭擔大旗,最出名是Rogers LS 3/5a(或Spendor、Harbeth其他同類製品)、ProAc Tablette仔、Harbeth P3及Epos 11,產品是各具特色,唯都悅耳,聽一兩次已經知道它們的個性。
合併擴音機生產商亦居功至偉(如MF、Onix、Naim、Creek、Quad、Arcam、Audiolab),他們音樂素養極深厚,即使有時力道差了一些,大家也樂於播放其他與它素質匹配的音樂,不像今天那樣求取全面性。
當時設計師發燒,懂音樂,又是科班出身(不像生意人),務求出來的產品物有所值,聲音充滿音樂感,從上述名單可見。
情況在九十年代中期已有變化。
最大的改變是中及中高檔產品替代了下檔,因為之前玩中下檔的發燒友要求『高』了。
另一影響是那時市場最興盛,也是列強爭霸的時候,有HiFi股東甚至投訴廠方偏做大眾化器材,導致與廠方分家。
中、下檔市場變成平均分配給中、高檔市場,這段時間甚至是中檔器材的天下。
直到近幾年,世界景氣低落,科技產品備出,人們的喜好改變了,新人類也變動了,廠家主導了影音市場,中下檔音響器材應酬幾款便算(最佳例子莫如Linn,而其一部開山作LP12目前已升至馬幣兩三萬一部),這是中下檔音響器材不流行的另一重要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