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每一位發燒友經過一段日子,便收藏了一堆私家天碟,作為測試或細心來欣
賞。什麼是天碟?這個問題在各人心目中有不同的解答。但主要是離不開你所要求從音
響體系所得的音響效果。筆者玩音響幾十年當中,見過不少自稱為發燒友的舉止,好比瞎子
騎馬卻大有人在;能花錢並不代表會玩音響,花費了少則幾十千或多至幾百千並不代表
了什麼,整套系統頂多只能顯示一個數字,對重播音樂來說很可能一文不值!與其說玩
音響,不如說玩鈔票。倘若以後能抽出時間,不影響我本身業務,我打算撰寫一系列發
燒天碟,也談一點音響器材,大家共同分享聽音樂的樂趣。
   一般來說,我們會以真實音樂演奏作為參考,但音樂重播只能真實,永遠不能呈現
出現場感。稍微有一點理智的發燒友,也不會奢望會有現場一樣的場景音響效果,因為聲
音開始從麥克風錄音到最後由我們的喇叭播出即會有失真機會,無形中也變成發燒友永
無止境的挑戰。我們只好盡可能減少失真程度,讓音樂發揮到淋漓盡致。有了一個正確目
標,才不會迷失方向,要知道該聽些什麼才最重要。
在筆者的發燒碟中,涵蓋了各種類音樂。往往發燒友的一套音響系統要依靠天碟
提供的資料來洞悉一切。換句話來說,對天碟的認識及其價值觀,直接有關整套音響的
成敗。當我嚴格對待器材,聆聽管絃古典音樂是我首選。這類音樂收錄方式以現場錄音
為主,極少部份動用了錄音室來調校和平衡,錄音直接收入兩軌錄音,或迎合新一代DVD -A而作了多軌錄音。整個過程,涉及了非常專業人才,例如演樂團、指揮、製作人和錄
音師等。無論樂譜、聲學、電學及音響器材,他們均有這方面的知識。一般古典音樂都
曾經過詳細討論,所以交出來的成績總比其他卓越,它們主要是融合了聽覺與視覺的現
場重播優點,一個不變事實是古典音樂用來調校音響會較準確,好的錄音與現場音樂會
在演奏時有許多相同的情況。我會一直採用它來作判斷,比較和調整。但我也不是?整天都
在聆賞古典音樂的發燒友,我的天碟中亦有好幾張是錄音室錄音,而且讓我愛不釋手。
     最近我添加了兩片值得讚揚的發燒天碟:『Tutti!Orchestral Sample』(PR-906CD)
和『Copland : Third Symphony, etc』(One / Minnesota Orchestra PR-93CD)。第一
次聆聽,就當場把我愣住。音樂的實感赫然凌駕了許多經典發燒古典音樂錄音。說它是
廿一世紀開始,全新典範錄音亦當之無愧。Reference Recording,成立於1977年,當時
製造的發燒黑膠片卓越而備受好評。隨著潮流及數碼技術逐漸成熟,目前CD已代替了黑
膠片市場。還有最近湧現新一代SACD及DVD A產品好像讓唱片永無翻身之日,看來扭轉
乾坤的日子已無希望。我手上這兩張天碟是全新24 Bit HDCD錄音,購買時要留意是否
24 Bit重現處理;數碼進展神速,新舊數碼技術效果差別甚大,例如XRCD將一些舊目錄
重現翻製,效果也不錯。
   『Tutti!』這張無敵天碟裡面包括了十六段新舊RR經典錄音,每段涵蓋了各自特色
及優點,全部24 Bit HDCD重現處理。對於管絃不太熟悉或者又認為古典音樂太悶,這
張CD可作為管絃古典曲基鑑賞入門。聽過之後,很可年你會對古典音樂詮釋完全改觀。
此碟在1998年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音展』,其效果震撼了世各地發燒友及音響有關的
專業人士。在十六首當中最值得留意是第一段林姆斯基、高沙可夫,舞曲(Dance Of The Tumbiers),第八段布魯克納,第九交響曲---諧謔曲(Bruckner Symphony No 9 - Scherzo),第九首韋華第:F大調協奏曲(Vivaldi-Concerto in F,RV 569)及
第十五和第十六段的木索斯基 / 拉威爾:圖畫展覽會(Picture at an Exihibition)。
尤其是最後的兩段足已值回這張CD價值。以後讓我買下這幾張整首CD專輯,作個詳細全
面鑑報導。特別是最後的兩段,我會拿(RCA Living Stereo,Chicago Symphony,
Reiner)的相同曲目經典錄音來比較。
   『Copland 100 RR93CD』一張令我實在興奮之至的發燒天碟;剛柔並蓄,氣魄萬千
,處處展現出來。Aaron Copland是一位近代美國作曲音樂家,在1990年逝世。這張CD
包括了他一身最受人注目的作品---『Fantare for the Common Man』、『Appalachian
Spring Suite』、『Third Symphony』全部錄音在去年(2000年)收錄完成,所以這張
是RR剛推出的展現作品。負責演奏的美,民尼蘇達管絃樂團(Minnesota Orchestra)
名聲顯赫,具備了世界級演繹水平,收錄地點在於他們本身熟悉及音響效果理想
(Orchestra Hall Mu)音樂廳。選擇良好場地對收錄也極為重要。指揮(Fiji Oue)
大植英次或者發燒友對他有點陌生,不過若你聽過了他替RR錄音的幾張作品,肯定像我
一樣會對他另眼相看。倘若再說出他是鼎鼎大名(Leonard Berustein)指揮的接辦人及
與(Seiji Ozawa)小澤征爾是同門師兄弟,你當然對他備受贊賞的精湛演繹無庸置疑。
   RR產品不論是嚴肅或通俗音樂都製作認真,在世界許多音響及音樂雜誌已備受好評
,取得如此成就皆因兩位主腦人物在背後。總裁譚漢德森(Tam Henderson)和發燒錄
音教父;莊遜教授(Keita O Johnson)多年來一直追求音樂重播顛峰。譚畢業於喬治
亞大學,主攻音樂史專業,多年前曾為『絕對音響』及『音響指導』撰文,對音響界貢
獻過不少寶貴文章。莊遜教授為了更完美音樂再現,他還親改製不少錄音器材。他的錄
音技術頗似早期笛卡(Decca)古典音錄音大師(Kenneth Wilkinsin)著名的笛卡樹
(The Decca Tree)手法。莊遜在樂團前面放了三個天指向性麥克風,收錄全體音場效
果。然後在左方第二小提琴組及右方低音提琴組置下兩個也是天指向性補助麥風。那麼在中間的木管組加了指向性麥克風,後面的敲擊組及大鼓和定音鼓也作了類似安排。因
為麥克風不像我們的耳朵,它們只能拾取某些範圍頻率,有關上述的錄音,配合了指向性
和無指向性的麥克風優點,融合成一種妥協錄音,得到一個完整音場,同時音響效果清晰
及氣勢駭人。例如第一首『Fanfare for the Common Man』,我曾拿過Delos、Analogue
Production、Monster三個發燒版本比較,結果最佳還是這個RR版本。開始的低音鼓
鎚擊為最理想器材或喇叭低頻和深度評估。只要鼓聲震盪不重疊,將可聽出三段不同動態節
奏:第一段為極大聲如驚天動地,第二段較弱及第三段又轉弱了一點。老實說在聆聽此
CD之前,還以為自己的喇叭位置已準確,聽過之後,發覺那三段鼓聲,再擺置一下,真
沒想到低頻會更上一層樓。過後,再播放一些流行曲,如『Janis Ian』(Breaking
Silence)專輯,低頻效果也收益不淺。希望你的體系也能分辨清楚那幾下鼓聲,接下
來便可一窺這天碟激昂低頻全貌。這整張天碟錄音提供了良好的堂音,各種樂器音色及定
位。譬如第六首(Third Symphony)交響曲的第四樂章(Copland)以奏唱式(Sonata
-form)來完成。這奏唱曲式包涵了一般的呈示部(Exposition)、發展部(Development)
和再現部(Recapitulation)三個結構。在呈示部開始之際是長笛(Flute),在音場
中間吹奏出細膩動人的音色,你可以感覺到長笛體型細小,輕柔優美音色與樂器符合。
接著下來出現了一群銅管樂器組的法國號(French Horn)、小喇叭(Trumpet)、大喇叭
(Trombone)及低音喇叭(Tuba)也吹奏了此碟(Fanfare)主題曲。就如第一首一樣,
銅樂器組音色錄得非常逼真,黃銅似的音質呈現出威嚴真實感。過後的發展部與再現部出
現弦樂組第一及第二小提琴組一片片美妙纖細弦聲,在右方的大提琴與低音提琴發出一陣
陣寬厚低沉的音色。接近尾聲,最獨特的是短笛(Piccolo)婉轉音色和敲擊樂器的鈸
(Cymbals)。雖然短笛與開始的長笛音接近,RR逼真錄音可聽出其中區別,還有那鈸的定
位明確,你可以體會到連續砰擊聲動作,蕩氣迴腸如臨現場!
   最近我經常播此碟來欣賞,很多片段都具示範級特色,高水準的錄音技術表現了層
次感、動態、音場寬度及深度。不過我還是喜歡RCA和Mercury的一些舊錄音醇美堂音色
彩多一點,但這並不影響我對這碟的喜愛。無可否認,這是一張值得珍藏的天碟。
   工作較閒時,我常於晨間或午後揹著相機袋,漫步到離家不太遠的山區鬆鬆筋骨兼
而創作攝影。
   獨行於直穿雨林的環島公路上,每每有令我氣和心平,煩悶盡去的釋懷感受,尤其
夾路兩面的花草樹林,入眼盡是青翠片片,再得沿途蟬鳴虫叫,鳥語猴鬧,偶也響徹空
山的野豬狂嚎,如此自然生態之音此起彼伏,極能沁人心靈,古人常云回歸大地懷抱,能
壯志,能舒懷,不是空言。    在山中聆聽如此虫鳴鳥語,作為音響愛好者,卻很難令我去聯想到什麼高中低頻段
,什麼殘響定位等,身處這般所在,根本上彷若參與觀賞一闕自然交響樂章,即興而充
滿情趣,沒有名流雅士,無需霓光華飾,不必譜樂編曲,更省卻憑卷入場,眾生物時而
齊奏時而獨唱,日復日,年復年,連綿不息的演奏,像是歌頌著生命的可貴和歡愉。
      山中當然也少不了風雨欲來的那片死寂,那陣沉悶的氣壓和黏身的汗濕,沒光照的雨林
陰森而陌生,像失了血色的雙唇,偏離了生命,這時刻的山和林,除了這強烈的死寂感
受,這令人氣喘的深沉的寂靜,再沒有什麼形容詞能表達出這般肅殺的莊嚴,我常說寂
靜是一種更強大的聲音,玩音響如是,待人處事如是,追求學問更如是。
   在自然界中,正因有如此陰晴換替,旱雨輪轉,才成就其百般風情,萬千面貌,沒
有風雨的澆灌,那來滋養的泉源?而雨後萬千生物的歡愉之聲,正是此種寫照。
    多年來如此漫步此山中,至今已多能辨識好些虫類和動物的鳴叫聲,感覺上這些鳴
叫聲已然熟悉親切,像是心愛的老歌舊曲一樣,聽來總教人心生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