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機緣之下,跟朋友參加了鍾靈無線電研究會,資深的老同學負責教導新入的學員,同時對於電學非常有經驗的老師當研究會的常年顧問。
        當年是高小年級班的我,每個下午放學之後經常留在研究會埋首無線電的研究工作。
        礦石收音機是初學者的必經之路,過後就是收音機、擴音機,尤其是擴音機,對我最有吸引力,在五十年代初期,一般上是採用快轉(78轉)膠碟,重重的唱頭,大大的唱針(半寸長)快速的轉動,根本不懂得什麼是高傳真。一直到五十年代後期,LP慢轉膠碟的面世。那時候的公共場所、咖啡座之類的場合推入一毛錢的銀角,按一按喜歡的一張七寸直徑(45轉)的膠碟,自動唱臂就馬上為你重播選定的一首歌曲,單單一首而已。音壓很強,低頻非常勁,總之樂聲響亮到極點,樂聲從十五寸直徑喇叭推出,傳遍整個場所(聲壓可比不上目前的石機)。
        當年的喇叭箱子幾乎清一色都是本地裝製,以三合板製造箱子最普遍,兩片三夾板當中空間填上細沙的喇叭箱子大有人在,採用鋼骨水泥安裝喇叭為箱子是我的最愛,老實說,想當年,鋼骨水泥為材料的喇叭箱子,已經是頂瓜瓜的傑作,何況更上一層樓的,事因不久我又改裝一對二、三拾尺長的地下共鳴鋼骨水泥號角喇叭箱子(那是在立體聲面世之後的事)。
        一台包括前後級的機種,以及一個箱子裡頭一個單元是六十年代以前的所謂音響設備,簡單極了,雖然套機簡單,可是在膠碟的線槽擦出的音樂不苛求,沒有要求根本不知原音原味為何物,心目中只要求有樂聲就萬事足,回憶當年的享受味道真的可遠遠超出現今花費上萬千零吉的機套,假如時間容許倒流的話,我真寧可回到當年的夢境,享受當年純粹的樂味。
        六十年代立體聲的問世,使到當年音響界起了很大的波動,樂聲由左邊喇叭轉到右邊喇叭,又從右邊喇叭跑回左邊喇叭,新奇到極點。
        七十年代,原子粒石機正式風行市面,對於一向柔弱為本的膽,無疑是受重重的打擊,石機力猛,經常三、五百瓦特的輸出,濕濕碎,因此一般高靈敏度抗力低的喇叭頻頻中招。同時早期的石機大部份不設喇叭保險設備,因此中招燒毀的喇叭不計其數,雖然當年錄音機卡帶同時面世,但是都不被發燒友看重。
        想當年每星期都變換機種作為改進的方法,今天換去前級,明天又換掉後級或者換唱機、換唱頭,包括喇叭在內,都是被換的目標。
        總而言之,以換為榮,認定改進機套音響的最佳方法就是換機,當年的機套價格非常大眾化,而且身為商家的企圖,當中間人轉來轉去的機套從中得利,何樂不為!發燒友漫無目的的只懂得換機套,目地是取樂或者比較不得而知。總之市場上的一切風風雨雨我都沒有機會參於其盛,抱著觀望,是我份內的事。
        從事於檢討,改進自製土炮,觀察變換機套之後改進的音質,從而在每個角度對原音原味最接近的改進,研究樂聲的原音原味為目標,絕對沒有見仁見智或者各有所好的觀念,一切的見仁見智或者各有所好的說法都是商家為自己不夠水準的商品找出的藉口製造沒有理由的根據從中騙取發燒友的信任,真夠水準的音機套重播聲音的漏失越少越成功,在聽覺上要夠清晰、透明,音場的夠寬、夠深,總而言之,要求原音原味的現場感。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