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第二個循跡差誤等於零的地點,一百二十一mm處,見圖一,用相同的辦法以求出第二個dr,或參考線開始點。最簡單的是用一百二十一和六十六的相差,再減去二十七就行了,那就是二十八mm於唱盤承軸以下。
        此時就可以以這些數字,用電腦畫出如圖三的無敵循卡,這卡的精確度比Oracle、Geodise,dB更高一級。Oracle、Geodise只有一個循跡差誤等於零的地點,Linn和dB則有兩點,但可惜的是,少了兩條參考線!如今自製的什麼都有。
        自製的循跡卡,用法十分簡易,如圖二所示,第一步驟,將第一參考線對準唱臂樞軸中心點,再將唱針置於六十六mm處進行循跡調校,一直到唱桿跟所有的線平行為止,過後,再與第二參考線對準唱臂樞軸,將唱臂與唱針,置於一百二十一mm處,再查看唱桿與針是否與所有線都是平行。
        這些步驟一直反覆,直到兩點都得到差誤等於零為止。說易行難,這一點大家必須知道,為什麼?不是調好了兩點後,天都亮了嗎?非也非也。
        如果你是超級大發燒,都知道我在說什麼,不管明與不明,我也在此例出:
(一)當我們做好以上步驟後,歌曲唱起來不勝好聽,這時得調動VTA以及循跡力。拿VTA來說,當我們調高唱臂時,唱臂有效長度就會縮小,換句話說,適才調校的循跡點已經完全錯誤!循跡力也一樣,當我們將循力加大時,唱臂有效長度也會跟著增加,循跡點也會因此跑位,現在或許你會感到唱盤發燒友的頭痛處在何了吧!
(二)故事還沒有說完,就算我們不去搞VTA和循跡力,循跡點也會發生變化?又為什麼?君不見唱片有一百八十克、二百克,普通版,唱片厚度一增加,大家現在或許會知道,唱臂有效長度無形中增加了,有什麼後果,不用我多說了吧!
(三)怎麼還沒完??當唱針下降於唱片上時,唱針會給唱片絞的摩擦力拉低一些,要記得動態與靜態的情況是不同的,有讀過機械工程的讀者,一定對此不會陌生,這又無形中把我們在靜態形態下調校的功夫報銷了,可悲!
(四)不想再玩下去了,再玩下去的話,相信大家都不會再玩唱盤了,第四點,大家可以想一想,動一動腦筋,如果三十三轉換去四十五轉時,唱針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只是說循跡,再多的篇幅也不夠用。在此希望大家都看得出或悟出一些道理來,凡事不用太講求,講求過度,只會於事無補,舉個例子來說,還沒有唱到幾首歌,唱針已報銷了,調校得太嚴重,對唱針不是一件好事。
   

上一頁 1 2